共筆作者:哈申吐力古爾、伊拉樂塔、阿敏、麥拉蘇、白旭楠
縱 觀歷史不論是西方北美發達國家還是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大體都是起初由農業發展帶動工業,工業再帶動第三產業。再發展的初期階段農業往往佔很大的 比重,發展到一定程度工業又成為主導產業,到發展頂峰時,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例會最大,而農業會是最小的。根據我們的瞭解台灣的經濟發展之路也 是這樣的,由於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農業在不斷的衰退,很多農民不再務農,人力結構被打亂,以及人力資源的的外移等都造成了很多社會問題。
台 灣的經濟發展之路是多麼像我的家鄉內蒙古啊,近些年來,內蒙古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全國範圍內名列列前矛,被稱為經濟發展的奇蹟,但同樣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就 拿我的故鄉鄂爾多斯來說,由於資源富饒,這兩年來很是「揚眉吐氣」,但是在這樣的經濟發展背後有存在很多問題呢?總所周知自然資源,等資源枯竭時我們的發 展之路又在哪裡?豐富的礦藏是長生天賜給我們賞賜的,但是不好好利用這份厚禮的話後果會不堪設想,我們應該借鑑台灣經濟發展的前車之鑑,尋找一條適合我們 自己走的經濟發展之路,吸收一切好的經濟發展經驗,屏氣一切不適合自己的發展的模式。 多學習好的思想並應用到自己的發展計劃中,我們作為新一代的蒙古族青年,建設家鄉任重而道遠。為了發揚並繼承民族文化我們要時刻吸收新的優秀的思想,並將 適合於建設家鄉的發展模式具體運用到實踐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