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從台灣文創產業,反思蒙古文化保存與復興

共筆作者:肖菲、張岩、烏玉罕、王豔麗、莎日娜、娜仁圖雅

原始博客連結

首先,我僅代表我個人以及我們第二小組向本次活動的主辦方——蒙藏基金會、承辦方——數位文化協會以及所有對曾經幫助過我們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謝謝諸位先生女士在一路上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和熱心關懷。


我 是內蒙古大專青年台灣研習營第二組的成員,這次我們的選擇的議題是從台灣的文創產業反思蒙古文化的保存與復興。台灣的文創產業近年來迅速發展,其中一些創 新行為與特殊的運營模式,使傳統文化擴大了社會方面的影響,給我們組成員對此議題感觸最深的參訪地就是海角七號的拍攝地點墾丁與春陽部落的張媽媽工作坊, 因為《海角七號》的火爆播出,使得當地的旅遊業迅速走俏,帶動當地的文化產業火爆升溫,人們紛紛來到墾丁一度她的芳容,當然,人們做的最多的事還是拍照、 留念與旅遊消費,《海角七號》的案例是典型的故事行銷。而南投春陽村張媽媽工作室則是將傳統文化用品與現代生活用品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最好案例。

張 媽媽八歲起跟著媽媽學習傳統的手工織布手藝,十六歲便可以教授別人編織了,而現在在手上的織布機更是由奶奶傳下來的百年織布機。張媽媽對於傳統編織手藝的 傳承相當重視,因此利用教學始民族手藝能夠延續到下一代,故事講到這如果將傳統文化與旅遊業有機的結合,再輔助於故事行銷的效果會更加有效。
在遼闊的內蒙古大草原,藍藍的是那麼高遠而清澈,白白的雲是那麼的醇厚而聖潔,綠茵茵的草原像一幅廣闊壯觀、隨意舒展開得、活生生的海洋一般的雄壯畫卷,草原清爽的風,帶著綠草甘醇的清香,從車窗外瀰漫撲來,這是真正的空氣,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在遼闊的大草原上有著豐富的資源可以發揚利用

昭君墓、內蒙古賽馬場、大窯文化、金剛座舍利寶塔、清公主府成吉思汗栓馬樁、湖倫湖、貝爾湖扎蘭屯、格根塔拉草原、希拉穆仁草原、涼城岱海旅遊區、沙漠奇觀等等……大大小小九十餘處景點。

近 年來草原上勤勞智慧的人們也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開發具體濃郁的蒙古特色和公眾參與性強的民間藝術旅遊活動。並推出一系列融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 為一體。以草原風光、民族風情、民族體育的旅遊精品。比例,位於大漠深處的阿拉善去年舉辦過胡楊林觀光旅遊,舉辦牧民歌詠比賽以及塞駱駝,尋駱駝,摔跤, 射箭比賽,摩托車穿越沙漠比賽。

旅遊的發展可以帶動民俗一用品及手工工藝品的消費,從而引起人們對民俗文化的重視與保護,甚至發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