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從台灣的文創產業以及原住民運動反思蒙古文化保存與復興


共筆作者:張宇、伊拉樂塔、阿敏、張學良、王豔麗、烏義罕

原始博客連結

DSC02692 從台灣的文創產以及業原住民運動反思蒙古文化保存與復興
古人一句話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參加了這次訪台冬令營我才深深體會到了這句話中的真理。 來到台灣
看到台灣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台灣人民的富足的生活方式真的讓我大開眼界。但是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台灣文創產業以及原住民這個名族。

台灣文創產業得力於台灣原有的科技優勢,以及獨特的營銷方式,近些年來得到了很快的發展,這一切給了我
很 大的啟迪,我在想或許這樣的發展方式也會適用於我們民族的保存以及復興。我是一個很熱愛自己民族的女孩,因為種種 原因蒙古族的文化事業正在走下坡路,我們這一代的蒙古族青年是這一可悲變化的見證者,但是我們不能杞人憂天,對自己的民族以及民族文化失去信心,我們降生 在這麼一個特殊的時代,我們肩上的擔子比任何時候都重,因為科學技術以及文字處理技術的落後,我們民族很多優秀的文化都遺失了,雖然很多人在不斷地蒐集和 尋找,但是這些遺失的文化寶藏是我們的民族文化很大的損失。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大學生,在學習科學技術的同時我們也會時常想自己民族的發展之路,我們不僅要 學好各自的專業的課程,而且要懂得新近的科學技術尤其是電腦科技的運用,文化傳播方式的多樣化,以及營銷方法的具體應用。我們光有啟迪沒有行動是不行的, 所以我們需要學習和做的還有很多。


每個民族都像一朵朵盛開的鮮花一樣綻放著各自的美麗,台灣的原住民也是一樣。台灣的原住民近些年來日益
興 盛,同時原住民的意見也在某些議題上取得了更大的發言空間,同樣政府也給了我們自制的權力,讓我們為本民族的的興盛而不斷努力著,在民族大同化的背景下, 少數民族的語言及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這些優惠政策在一定成上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怎麼去面對這個問題,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和應該尋找什麼樣的辦法辦法來保護本民族文化及習俗。我們的民族文化正處在一個十分危險的時期,在具備好的外部條件的同時我們還應該使自己的文化越來越能 跟的上時代的變化,就像台灣原住民族一樣,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參加並監督國家立法工作,保障自己民族的利益,在自身不斷地努力下,讓本民族文化源遠流 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